2023年春天,时任台湾民众党主席的柯文哲正紧锣密鼓地为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造势。4月下旬,他专程飞赴美国展开政治活动,在华盛顿国会山进行政治拜会后,于4月24日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语出惊人:若台海爆发冲突,大陆政权可能撑不过两周就会出问题。这番言论立即在岛内引发热议。
这位政治人物为何会做出如此大胆预测?分析来看主要有两方面考量。首先是选举策略需要。当时柯文哲与赖清德等竞争对手的支持率胶着,为争取特定选民群体支持,他不断调整政治表态。2023年夏季,他曾表态若当选将推动两岸经贸谈判,展现相对务实的态度;但到年底选战白热化阶段,又在电视节目中自称深绿,宣称要延续蔡英文路线。这种摇摆不定的立场,明显是为了争取更多选票。
展开剩余73%2024年1月大选结果揭晓,柯文哲仅获得26%选票排名第三,最终由赖清德胜出。虽然选举失利,但这番争议性言论确实为其赢得了不少媒体关注度。
更深层次看,柯文哲的言论反映出其对美国干预的过度期待。他多次援引美国智库的兵棋推演报告,特别是2023年初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(CSIS)关于2026年台海冲突的模拟结果。该报告通过24次推演得出结论:若台湾能坚持两周等待美军驰援,大陆将难以为继。柯文哲据此认为,台湾四面环海的地理特点将给大陆跨海作战带来巨大挑战,加之美国可能像支持乌克兰那样提供军援,使台湾具备持久战能力。
为佐证观点,柯文哲还列举多项数据:台湾虽仅有190亿美元军费,但已采购新型反舰导弹和无人机;而美国海空军的全球领先地位,将使大陆在西太平洋作战时有所顾忌。这些论调在岛内部分政治圈层中颇有市场,成为柯文哲争取支持的重要筹码。
然而细究之下,这些观点存在明显漏洞。从经济军事实力对比看,2023年大陆GDP达17.7万亿美元,是台湾的23倍;军费预算2250亿美元,11倍于台湾;现役军人230万,十倍于台军规模。大陆拥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,导弹技术和电磁作战能力突出,而台湾军工严重依赖进口,关键武器装备存在代差。
更关键的是,美国介入的可靠性存疑。前领导人马英九曾透露,兰德公司的18次兵推均显示美方失利。即便在最理想条件下,美军要突破大陆的区域拒止体系也代价巨大。乌克兰模式更不适用于台湾——孤岛环境使外部补给困难重重,一旦遭封锁,台湾的粮食、能源供给将迅速告急。
从现实角度看,大陆坚持和平统一方针,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坚定不移。两岸经济融合日益深化,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,为台湾同胞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。相比之下,民进党当局的对抗路线不仅损害台海和平,更阻碍台湾经济社会发展。历史潮流不可阻挡,两岸统一是必然归宿,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终将被现实击碎。
发布于:天津市粤友配资-股票开户-炒股怎么加杠杆-炒股配资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