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有很多这样的美食——明明很好吃,而且对身体挺好,却不知从何起,因为各种传言被贴上了“不健康”的标签,从而让不少曾经很喜欢它的人对其望而却步。
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些年被误解最深的“5样好东西”,看看有哪几种也一直被你所冤枉呢?
一、猪油
“吃猪油会长胖、堵血管”,这句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?
民间有谚语“一勺猪油胜十副药”,明明在过去是人人都夸的好东西,怎么就被说成不健康了呢?
其实,猪油是被误解最深的食材。猪油自带丰润的香味,而且由高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,有补虚、润燥、解毒的作用,这是一切植物油所无法比拟的。
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,猪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,是橄榄油的2倍还不止,我们都知道,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质的吸收,这也是很多植物油所没有的;
展开剩余80%猪油中单不饱和脂肪含量高,这种成分有利于心脏的健康,倍受人们喜爱的橄榄油就是因含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而闻名。
但是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容易氧化,会导致自由基释放,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;而猪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燃点高,高温烹制也无危险,所以,从这一点看猪油要优于橄榄油。
最关键的是猪油它香啊!炒个青菜、煮碗面时加一勺,立马香得让人胃口大开!
以前物资匮乏的时候,老人常说“吃点猪油有力气”,也是有道理的,关键是怎么吃。再好的东西,也不能天天吃,大量吃,平时猪油和植物油轮换着经常适量吃一点,既能享受它的香味,又不会给身体增添负担。
二、动物内脏
一说起内脏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“胆固醇高,吃了对血管不好”。其实,动物内脏可是营养的“宝库”,它的营养密度特别高。
例如常见的猪肝、鸡肝,维生素A的含量远超一般蔬菜,有利于保护视力、缓解眼干,对于我们常看手机、电脑的朋友特别友好。
而且内脏里的铁元素是血红素铁,容易被人体吸收,缺铁性贫血的朋友吃它比吃补品还实在。
鸡肝也是我最爱的美食之一,记得小时候,妈妈经常用它和鸡蛋一起煎着吃,那香浓的口感直到现在想起来都口水直流呢!
当然,它的争议点也集中在胆固醇和嘌呤上,过量食用确实可能增加代谢负担,所以对它不必完全拒绝,也不能天天敞开了吃。隔三差五吃一点,既能享受美味,又不必担心不健康。
三、味精
最香的香水叫香精,最甜的味道叫糖精,最鲜的东西那就叫“味精”,味精的名字也因此而来,最初它被人们称作“味之鲜”。
味精就是“害人精”;味精是化学合成的,是有毒的,这话是不是你也听说过?味精可真是个大冤种。
其实,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,它主要以粮食为原料,经过微生物发酵、提取、精制而成。我国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》中允许使用的调味品,其中就有味精,它就跟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盐一样,都是调味品,所以食用时根本无需担心。
另外,味精被我们消化和吸收后,会分解成谷氨酸,它是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之一,这么看来,它对我们的身体还十分有益呢。只是物极必反,不管什么东西,都要把握好度,适量即可。
四、鸡蛋黄
很多人吃鸡蛋时,只吃蛋白,蛋黄直接就扔了,觉得“蛋黄胆固醇高,吃多了伤身体”。但是,你知道吗?其实,蛋黄的营养可比蛋白高多了,它含有优质蛋白、卵磷脂,其中的卵磷脂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,对大脑也有好处。
而且,鸡蛋中的胆固醇跟血液里的胆固醇不是一回事,正常人每天吃一两个鸡蛋,完全不必担心会影响身体健康,反而对身体有益。以后吃鸡蛋可别再把蛋黄扔掉了,真的是太可惜了!
五、臭豆腐
“臭豆腐是臭的,肯定不卫生,是用坏了的豆子做的”,很多人都会这样想,其实,正规厂家生产的臭豆腐,原材料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,是经过发酵制成的。
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,它是用黄豆做成豆腐,切成小块后进行发酵,然后再经过卤水浸泡、晾晒或油炸等工艺制作而成的,这种发酵过程是可控的,也正是它风味和营养点的来源。
臭豆腐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益生菌,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。而且臭豆腐里的蛋白质经过发酵后更容易被人体吸收,还含有B族维生素,对我们身体有益。
当然,购买时要选正规渠道的产品,避免买那些小作坊的三无产品,适量吃一点,解馋又健康!
这些食物被冤枉了这么久,其实都是我们生活里的好食材。吃东西讲究的是适量的营养搭配,只要饮食合理,很多所谓有“有害”食物,其实都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益处。
以后再看到它们,可别急着拒绝了,没吃过的朋友也可以尝试着吃一点,说不定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呢~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喜欢我的分享记得关注我哦~咱们明天见!
发布于:山东省粤友配资-股票开户-炒股怎么加杠杆-炒股配资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